基于国标检测标准的“跨越式”效率提升
从2009年发展至今,钙钛矿光伏电池的实验室转换效率从3.81%到25.2%,展现出极为迅速的提升趋势。根据Henry Snaith教授刊登在《自然·能源》的论文,黑龙江生产光伏组件EVA胶膜,新式钙钛矿光伏电池的单层理论效率可达31%;钙钛矿叠层电池,包括晶硅/钙钛矿的双节叠层转换效率可达35%;钙钛矿三节层电池,理论效率可达45%以上,接近于目前市场上传统光伏电池转化效率的2倍。
在单层钙钛矿技术量产方面,虽然国内外企业均起步不久,但我国企业已屡破世界纪录,其中,*纤纳光电一家公司就五次刷新了钙钛矿组件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2019年12月,纤纳光电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钙钛矿小组件效率又创新高,在面积为19,黑龙江生产光伏组件EVA胶膜,黑龙江生产光伏组件EVA胶膜.276cm²的小组件上,光电转换效率突破18%,刷新了由其保持的世界**高效率。短短3年,纤纳光电将钙钛矿小组件效率提升了6个百分点。
1、转化效率高
根据 NREL 2019 年 11 月 6 日发布的实验室比较好电池效率图来看,日本Kaneka 将异质结电池光电转换率提升至 26.7%(实验室)。是当前晶硅技术路线当中转换效率较为**的技术。高实验室转换效率为异质结电池未来提供较大提升空间。
2、生产环节简单
异质结电池片的生产过程相较 Perc 减少了扩散、刻蚀及烧结 3 个步骤,**工艺为非晶硅薄膜沉积,PECVD 中非晶硅的生长可以看作是含硅的基团在衬底表面上的扩散与吸附,包括本征非晶硅的沉积与钝化以形成高质量的异质结面钝化层、掺杂非晶硅沉积(N 型)以形成发射极和背表面场、TCO 沉积以提供高导电率的电荷输运通道。异质结整个生产工艺主要为制绒、非晶硅薄膜沉积、丝网印刷、分选四个步骤。
1GW无机组件厂因区位协同每年创收2000万元承接上一段,如果我们想办法把组件工厂设立在玻璃工厂旁,并且通过简易包装以及复用包装等方式降低包装材料的成本,那么保守计算:每平方米玻璃可节省2元钱的运费和包装材料的成本。
1GW组件工厂每年可生产340万块60版型组件(正面面积1.65㎡),如果采用双面玻璃封装的方式,则每块组件对应玻璃的面积为1.65×2=3.3㎡,也就是说1GW组件工厂一年需要消耗掉340万块×3.3=1122万平方米的玻璃,如果因区位协同每平方米玻璃节省2元钱,那么玻璃与组件的区位协同每年可以创收2244万元。目前国内主要的玻璃生产基地布局在安徽凤阳、安徽芜湖、广西北海等地区,这些玻璃工厂的区位布局所对应的电力、人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也较低,同时水路运输方便,组件出口的运费成本也相对低廉。也就是说,组件工厂与玻璃工厂的区位协同所带来的玻璃成本的降低并不会被其他要素成本吞噬。
文章来源地址: http://nengyuan.aqfhjgsb.chanpin818.com/tynsb/qttynsb/deta_3394911.html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